当今,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尽管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创造了令人目眩的奇迹,但是在世界上却没有形成与此相应的文化影响力,更谈不上我们的话语权。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一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承担的根本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现代化的国家综合国力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讲的“综合国力”,不仅有量的要求,而且有质的规定。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激烈竞争的“综合国力”,指的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实力。因此,作为综合国力组成部分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也应该是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体现其文化现代化水平和实力的“软实力”。我们讲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包括要弘扬中华文明,但同时更应该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对我国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冷静审视和反思,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差距和不足,大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焕发创造激情,增强创新能力,使我国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形成符合现代化要求的中华新文明。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首先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问题上,我们先要澄清一个问题,这不只是对外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建设问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一盘散沙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文化软实力的,也不会是被人尊敬的。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功夫首先要下在内部,增强民族凝聚力。这种文化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使得中华民族以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取决于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文化要能够凝聚人,必须吸引人、感染人。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没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是不可能构成软实力的。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等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内容上、形式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并运用现代技巧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使之以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的新的文化样式展现在当代人面前。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的文化传播能力。我们注意到,美国虽然不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和文化资源大国,但是它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达的市场体系建构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在全世界形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我们应该借鉴这样的经验,加快建设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装备的,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同时,要借助市场的力量,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和落实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对外文化中介机构,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同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道路相一致。在今天这个世界里,西方许多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一个快速崛起的中国,看做是他们的威胁。甚至在我们正式宣布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后,各种怀疑和责难仍不绝于耳。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在文化传播中,用我们的文化去证明,我们所说的文化强国之“强”,是自强不息之“强”,是具有强大亲和力之“强”。也就是说,要用我们的文化理念去证明我们是真心诚意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强大后也绝不会走向霸权主义,称霸世界。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在文化认同上下大功夫真功夫。在一个多元的社会和世界里推动文化建设,必须尊重“多元”的特点和现实,把功夫下在文化认同上。这就是,在国内文化建设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并在这样的自觉认同上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并在这样的认同基础上增强我国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能力。我们常讲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要讲让人家听得懂的话,这是正确的。但这不能仅仅理解为要尊重世界各国人民的说话听话习惯,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怎么样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人能够认同我们的文化。当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在全球70亿人口中,我们面对的是近60亿信奉这样的或那样的宗教文化的人。我们要认真研究中华文化中,哪些是同他们的信仰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思想道德相通的,哪些是能够为各个国家具有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人接受和喜欢的,哪些是会震撼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心灵的。文化“走出去”,不是简单地送出去,而是要能够走进世界上各国人民的头脑和心灵。
如果我们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并在文化认同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就能够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避免落入“文明冲突”的陷阱。因此,我们要抓住今天国际社会研究东方文化、了解中华文明兴趣不断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机构的合作,不断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传播范围。